开票加几个点的税,才不会亏本?
当前位置:点晴教程→知识管理交流
→『 企业管理交流 』
关于开票加税点的问题,一直以来都是实务中的热点,之前经常遇到伙伴们问到各类“特色”的“加税点”问题,我大致分为以下三类: 1、作为销售方开票加税点计算。如公司销售货物开发票加多少税点不亏? 2、作为购买方对于不同开票价格的选择。如对方不开发票价格**,开票价格**,哪个合适? 3、已经到手金额,如何反算开票金额。如个人出租房屋给公司,公司承担全部税款,如何反算开票金额。或者公司承担员工个税,如何反算应发工资等。虽然有的不涉及开票,但是原理都是反算的逻辑。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来说下作为销售方角度,开票加税点计算的问题。后续再写其他类加税点问题。 首先,我们要明白,销售方为什么要加税点?加税点是因为销售方要交税或者交更多的税,销售方通过多收取税点的方式将税款转嫁给购买方。 那加税点是否合法合规?加税点常见的情况,如: 1、销售方不开票不入账(或者说不入外账)不交税,开票交税; 2、价款谈的是小规模开1%普票(不超过起征点可以免增值税),最后购买方要3%专票; 3、价款谈的是小规模开普票,结果购买方要一般纳税人13%的发票,销售方用另一家一般纳税人公司开票; 4、...... 情况很多,有合规的原因(如2),也有背后是不合规的原因,但是本文不着重探讨销售方是否存在两套账,或者多家公司业务混同等风险问题,仅就销售方开票加税点这一问题,实质上就是双方谈价的市场行为。 接下来通过案例看下如何计算税点。 案例一 小规模不开票不入账 VS 开专票1% A是一家小规模公司,不开票则不入账不报税,B来购买货物,价款100元(成本80),但是B要索取发票(1%专票或者开具1%普票预计超过起征点)。A加多少票点合适? ![]()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,不开票现金流实际是20,开票导致多交税致使现金流变为18,因此需要多收一些价款来弥补这部分损失。 严格来说,不能直接让对方加价20-18=2,因为这2也是要作为计税基础交税的,加的肯定要比2多一些。 如何计算呢? 利用excel的单变量求解:即开1%专票,同样使得现金流为20情况下,计算价款。 ![]() 计算后价款为102.12。如果开票,要多收取2.12才可以覆盖多交的税款,也就是税点为差价2.12/100(原价款)*100%=2.12。 ![]() 原理和我们列方程式求解是一样的,假设价款是a。 价款a-成本80-增值税a/1.01*1%-附加税a/1.01*1%*6%-企税(a/1.01-80-a/1.01*1%*6%)*5%=20 求解A即可。 案例二 小规模未达起征点VS一般纳税人开票13% A是一家小规模公司,平时对外开具1%普票,预计季度销售额未达起征点,不涉及增值税和附加税。B来购买货物,价款100元(成本80),但是B要索取发票(13%专票,另一家关联公司开)。A加多少票点合适? ![]() 可以看出,如果还按照100收款的话,现金流7.42,相比19少了很多。 ![]() 通过单变量求解,计算后价款为113.89,加税点13.89。 ![]() 实务中销售方的情况不止上述两种,可能更加复杂,也有的简化处理只考虑增值税,网上也有很多计算票点的表格,不建议大家直接套用,一定要明白原理,参考调整为一版适用企业自己的开票点计算工具。 阅读原文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g-lcxGngVFPZvuztpkM3_Q 该文章在 2025/7/23 12:20:35 编辑过 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